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國有企業
從近 5 年 閥門國有企業 的發展情況來看,國有企業的競爭力逐年下降。2004 年我國規模以上閥門企業 942 家,其中國有企業 43 家,占行業企業總量的 4.5%;從業人數 14247 家,完成銷售收入 21.38 億元,完成了 21.62 億元的任務,實現利潤 58.12 億元。隨著國有體制的 、私營企業的壯大以及外資企業的進入,國有企業慢慢淡出歷史舞臺。2007 年規模以上閥門國有企業不足 20 家,市場份額降至 1%以下,達到 0.61%。2008 年受我國擴大內需政策的拉動,閥門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 6.58 億元, 比 2007 年全年的 5.70 億元增加了 0.88 億元, 銷售收入入也有 1 億元的漲幅。雖然 2008 年國有企業相比而言有所發展,但是從總體來看,國有企業的輝煌已經一去不返,競爭力處于下滑階段。
私營企業
對于閥門企業來說,近年來私營企業的陣容在不斷擴大,實力日益增強,競爭力居于前列。2004 年民營企業 367 家,市場份額為 26.5%,到 2008 年 1-11 月份,規模以上企業達到 1047家, 從業人數增至 114513 人, 市場份額相應擴大到了 44.27%。 工業總產值也由 2004 年的 83.24億元增至 460.51 億元,提高了 4.5 倍。雖然我國民營企業在閥門行業的發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績, 但是我國民營企業的規模普遍比較小,產品研發能力弱,目前生產的閥門,普遍存在著外漏、內漏、外觀質量不高、壽命短、操作不靈活以及閥門和氣動和電動裝置不可靠等缺點, 部分產品只相當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國際水平,企業“低、小、散”狀況普遍存在。一些企業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,更沒有自己的主導產品, 因此我國閥門行業要持續發展就是要整合資源, 培育大企業、 大品牌, 提升市場競爭力。作為我國閥門生產的主力軍, 閥門民營企業整合資源, 提高研發能力、 品 意識, 鑄造大型化、科技化、 化產品是國內發展的必由之路。
外資企業
目前,我國閥門企業發展約有 6000 余家,閥門制造企業的總數超過國外發達國家的總和,上市的 有三家,但這些企業,無論是其規模,還是產品質量,都無法與國外同類企業抗衡。近年來,外資企業不斷進入中國市場,2004 年規模以上外資企業 137 家,實現工業總產值75.09 億元。 到 2007 年外資企業數擴大到 288 家, 市場占有率由 2004 年的 26.3%增至 27.54%。 隨著我國外商投資政策的放寬, 以及國內閥門市場潛力對外資企業的吸引, 國內閥門 企業開始在我國建廠,并形成一定規模,如泰科公司、美國 Flowserve 公司、愛默生等。如今,外資企業的產品幾乎覆蓋了中國閥門市場的所有領域。